一、单项选择题:本大题共2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20小题。在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一个正确答案。
1.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( )
A.《论语》 B.《楚辞》 C.《诗经》 D.《乐府诗集》
2.庄子《秋水》的主旨是阐发( )
A.以政为德的道理 B.吸纳人才的主张
C.以民为本的治国思想 D.人的认识有限的智力
3.《郑伯克段于廊》的中心人物是( )
A.郑武公 B.郑庄公 C.共叔段 D.姜氏
4.以宋氏南渡为界,词作的情感和风格呈现出两种不同面貌的作家是( )
A.辛弃疾 B.李清照 C.柳永 D.苏轼
5.李白《行路难》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诗句是( )
A.玉盘珍羞值万钱 B.拔剑四顾心茫然 C.欲渡黄河冰塞川 D.闲来垂钓碧溪上
6.《爱尔克的灯光》中有一段文字是:“傍晚,我靠着逐渐暗淡的最后的阳光的指引,走过十八年前的故居。这条街,这个建筑物开始在我的眼前隐藏起来,像在躲避一个久别的旧友。”这里所用的修辞手法是( )
A.比喻 B.拟人 C.夸张 D.层递
7.下列文章中,既是记人散文,又是文艺随笔的是( )
A.《段太尉逸事状》B.《报刘一丈书》C.《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》D.《马伶传》
8.李广死后“百姓闻之,知与不知,无老壮皆为垂涕。”对刻画李广形象来说,这种表现手法是( )
A.铺垫反衬 B.对比反衬 C.侧面烘托 D.象征暗示
9.《我与地坛》中写地坛“历尽沧桑在那儿等待了四百多年”,让人联想到的深意是( )
A.地坛的古老 B.地坛的的遭遇
C.“我”的艰辛坎坷的人生路 D.“我”的持久不变的努力追求
10.《西厢记•长亭送别》中“柳丝长玉骢难系,恨不得倩疏林挂住斜晖”所采用的表现手法是( )
A.融情入景 B.移情于景 C.以景托情 D.因情造景
11.在《宝玉挨打》中说“明日酿到他弑父弑君,他们才不劝不成”这句话的人物是( )
A.王熙凤 B.贾母 C.贾政 D.薛宝钗
12.在《灯下漫笔》中,作者用钞票折价兑换银元的叙述是为了引出( )
A.袁世凯的倒台 B.鲁迅经济的拮据
C.人民处于奴隶地位的叙述 D.银行即将倒台
13.《拣麦穗》表现出作者的向往是( )
A.丰收的年景 B.美好的爱情 C.人间纯真的爱情 D.一个美丽的梦
14.下列作家中以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露批判社会现实的小说家是( )
A.高尔基 B.莫泊桑 C.契科夫 D.欧•亨利
15.被列宁誉称为“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”的是( )
A.司马光 B.柳宗元 C.王安石 D.司马迁
16.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代表诗人是( )
A.王维、孟浩然、储光羲 B.高适、岑参、王昌龄
C.卢纶、李益 D.刘长卿、韦应物
17.下列作品属于乐府旧题的是( )
A.《锦瑟》 B.《短歌行》 C.《兵车行》 D.《饮酒》
18.下列作品属于欧•亨利小说的是( )
A.《羊脂球》 B.《带阁楼的房子》 C.《万卡》 D.《麦琪的礼物》
19.被称为“以孤篇压倒全唐”的诗歌是( )
A.《蜀道难》 B.《代答闺梦还》 C.《长恨歌》 D.《春江花月夜》
20.“史鉴使人明智;诗歌使人巧慧;数学使人精细;博物使人深沉;伦理之学使人庄重;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。‘学问变化气质。’”这段文字用的是( )
A.归纳论证 B.演绎论证 C.类比论证 D.对比论证
二、填空题:本大题共12小题,每小题1分,共12分。
21.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:不知江月待何人, 。
22.《诗经•氓》:桑之未落, 。
23.辛弃疾《摸鱼儿》: ,脉脉此情谁诉。
24.杂剧《西厢记•长亭送别》:夕阳古道无人语, 。
25.李商隐《锦瑟》:庄生晓梦迷蝴蝶, 。
26.《饮马长城窟行》:枯桑知天风, 。
27.高适《燕歌行》: ,美人帐下犹歌舞。
28.屈原《国殇》:身既死兮神以灵, 。
29.苏轼《前赤壁赋》:寄蜉蝣于天地, 。
30.陶渊明《饮酒》(其五):此中有真意, 。
31.白居易《长恨歌》:回眸一笑百媚生 。
32.李清照《声声慢》: ,独自怎生得黑。
三、词语解释题:本大题共12小题,每小题1分,共12分。
33.舍瑟而作。 舍:
34.枝柯扶疏。 扶疏:
35.河伯始旋其面目。 旋:
36.河内凶,则移其民于河东。 凶:
37.备得太尉遗事。 备:
38.汉矢且尽。 且:
39.西望夏口,东望武昌,山川相缪,郁乎苍苍。 缪:
40.先王之制,大都不过参国之一。 参国之一:
41.方其系燕父子以组,函梁君臣之首…… 系:
42.对酒当歌,人生几何。 当:
43.不省所怙。 怙:
44.吾与点也。 与:
四、判断题:本大题共10小题,每小题1分,共10分。在正确判断题后的括号内划“√”在错误判断题后的括号内划“×”
45.《战国策》是一部纪传体史书。 ( )
46.“盛衰之理,虽曰天命,岂非人事哉?”出自王安石的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。 ( )
47.朱光潜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。 ( )
48.《故事新编》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。 ( )
49.“知识就是力量”的观点的提出者培根。 ( )
50.李白,字太白,号青莲居士。 ( )
51.小说的三要素包括情感、情节、人物。 ( )
52.《段太尉逸事状》一文中,前半部分侧重议论,后半部分侧重叙述。 ( )
53.胡适的《尝试集》是五四运动时期第一部白话诗集。 ( )
54.《李将军列传》中通过公孙昆邪之口,正面描写了李广的杰出才能 ( )
五、简析题:本大题共4小题,每小题9分,共36分。
55.阅读《灯下漫笔》中的一段话:
现在入了那一时代,我也不了然。但看国学家的崇奉国粹,文学家的赞叹固有文明,道学家的 热心复古,可见于现状都已不满。然而我们究竟正向着那一条路走呢?百姓是一遇到莫名其妙的战争,稍富的迁进租界,妇孺则避入教堂里去了。因为那些地方比较 “稳”,暂不至于想做奴隶而不得。总而言之,复古的,避难的,无智愚贤不肖,似乎都已神往于三百年前的太平盛世,就是“暂时做稳了奴隶时代”了。
请回答:
(1)鲁迅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怎样一个时代?
(2)当时人们正向往一个怎样的时代?
(3)鲁迅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?
56.阅读《我与地坛》中的一段:
有一年,十月的风又扇动起安详的落叶,我在园中读书,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:“没想到这 园子有这么大。”我放下书,想,这么大一座园子,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,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。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,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 辙,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有过母亲的脚印。
请回答:
(1)这段话的中心旨意是什么?
(2)这里采用了怎样的人物描写方法?
(3)说“园子大”的用意是什么?
(4)说“园子大”“处处有过我的车辙”,这是什么表现手法?
57.阅读李斯《谏逐客书》一段:
昔缪公求士,西取由余于戎,东得百里奚于宛,迎蹇叔于宋,来丕豹、公孙支于晋。此五子 者,不产于秦,而缪公用之,并国二十,遂霸西戎。孝公用商鞅之法,移风易俗,民以殷盛,国以富强,百姓乐用,诸侯亲服,获楚、魏之师,举地千里,至今治 强。惠王用张仪之计,拔三川之地,西并巴、蜀,北收上郡,南取汉中,包九夷,制鄢、郢,东据成皋之险,割膏腴之壤,遂散六国之从,使之西面事秦,功施到 今。昭王得范雎,废穰侯,逐华阳,强公室,杜私门,蚕食诸侯,使秦成帝业。此四君者,皆以客之功。由此观之,客何负於秦哉?
请回答:
(1)作者为何选用缪公、孝公、惠王、昭王为例来说明用客的重要性?
(2)这段文字主要用了那种论证方法?
(3)找出体现这段文字中心论点的句子?
58.阅读老舍《断魂枪》的一段:
孙老者立起来,“我练趟给你看看,看够得上学艺不够!”一 屈腰已到了院中,把楼鸽都吓飞起去。拉开架子,他打了趟查拳:腿快,手飘洒,一个飞脚起去,小辫儿飘在空中,象从天上落下来一个风筝;快之中,每个架子都 摆得稳、准,利落;来回六趟,把院子满都打到,走得圆,接得紧。身子在一处,而精神贯串到四面八方。抱拳收势,身儿缩紧,好似满院乱飞的燕子忽然归了巢。
请回答:
(1)从“一曲腰”句到末尾,可划分几层?请用双竖线在文中标出。
(2)本段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,体现了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?
(3)指出其中的修辞手法,它们刻画了孙老者的什么特点?
六、作文:60分。
59.题目: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
要求:必须写成600-1000字的议论文。